建筑界泰斗貝聿銘曾說:“最美的建筑,應該是建筑在時間之上的,時間會給出一切答案。”一種建筑,經典與否,時間會給予答案。褐石建筑,就是這樣一種歷經歲月洗禮依然歷久彌新,并為人們所記憶和眷戀的建筑。
圖片|源于網絡
一個優雅時代的降臨
1689年,一場倫敦大火,令約13200座房屋被毀
其中就包括了哥特建筑的代表圣保羅大教堂
為防止此類情況再度發生,國王下令所有今后在倫敦
建筑的房屋一律使用石頭和磚瓦為建筑材料
一大批紅磚建筑由此誕生,預示著一個優雅時代的降臨
圖片|源于網絡
中產階級的財富象征
18世紀,褐石建筑被一群英格蘭清教徒移民
帶到波士頓后灣區BackBay
這些移民們經過幾代的奮斗早已躋身于中產階級
出自對祖國的懷念,他們從遠方采石場
運來這種紅褐色的石材作為建筑的材料
這種磚石堅實、厚重,不僅是財力和地位的象征
也懷著一絲淡淡的英式的感傷
圖片|源于網絡
逐漸風靡的褐石街區
褐石街區于19世紀50年代在紐約興起
居住在其中的多是中產階級學者、知識分子等
格林威治村、百老匯大街等褐石街區因他們而聞名遐邇
隨著1854年漢諾威印度銀行的落成
更多大學和公共建筑開始采用褐石作為新的建筑立面
在曼哈頓、在布魯克林,越來越多的褐石排房矗立起來
圖片|源于網絡
時代藝境擇址新城區核心地段
于奧體之側,政脈之芯,文脈之上
擁攬豐盛資源配套
近享全齡優質教育資源
毗鄰城市主干道、2/5/6號線地鐵
兩大三甲醫院護航左右
自帶褐石風情商街,多重商業環伺
以更好的褐石,更好的生活,致敬偉大的時代
二批次驗資即將盛啟
奧體旁|鄰學府|褐石十年 建筑面積約103-139㎡低密寬境 褐石風情社區
Vip line. 0516 8337 9999
400-008-0535
中國·徐州·奧體西·紫金路與漢源大道交匯口